这些只是孩子的情绪表达,太多妈妈走进误区,

摘 要

  分享亲子快乐,交流教育知识,欢迎关注“Doris妈妈说育儿”。 “老师,你说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调皮呀?但凡他的心愿有一点没有得到满足,立刻躺在地上哇哇大哭。不管你跟他说什

分享亲子快乐,交流教育知识,欢迎关注“Doris妈妈说育儿”。

“老师,你说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调皮呀?但凡他的心愿有一点没有得到满足,立刻躺在地上哇哇大哭。不管你跟他说什么、说多少遍,他都不听,跟他说话比对牛弹琴还难。动手打吧,又舍不得。你说别人家那些听话又聪明的孩子是怎么培养的呀?”我经常听到家长跟我这样抱怨。其实,你和孩子讲话,孩子不听你的,是你没有注意孩子调皮行为背后的原因——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情绪。

一味的让孩子听你的话,而忽略了他表达出的情绪,他当然不听你的了。

那学龄前的孩子都有哪些表达情绪的方式呢?我们一起来看一看。

一、孩子情绪表达方式知多少?

1、哭闹、撒泼打滚

对于孩子来说,最直接的表达情绪的方式是:哭闹。走在街上,看到喜欢的玩具,想要妈妈买,哭一哭;别的小朋友手里拿着好吃的零食,自己也想要,哭一哭;在游乐园玩的正尽兴,但妈妈说要回家了,我不愿意的时候,哭一哭...

一般来说,哭闹、撒泼打滚这种表达情绪的方式多见于孩子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、或者孩子感觉受到委屈的时候。因为孩子哭个不停,再伴随着撒泼打滚的行为,家长都会适当的让步,从而满足孩子的愿望。

2、不说话,一个人独处。

有的孩子个性内敛,比较害羞,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,多数时候会一个人默默的待在一个地方、不说话。不管是谁试图跟他交流,他都不理人,同时把头或者把身子转过去。更有甚者,还会找一个地方躲起来,用这种无声的方式告诉别人,我现在很难过。

一般来说,这种表达情绪的方式多见于被忽视的孩子身上,因为知道没人安慰,所以一个人默默地承担。

3、推打、扔东西

你是否看到过这样的情况:孩子被人抢了自己的玩具,抢回来的同时打对方一下;在外面被别的小朋友玩了自己喜欢的器械,并且不让他玩儿的时候,推一下对方;做错了事情但又没有认识到自己错误、周围人不停地批评他的时候,扔东西发泄...

一般来说,孩子在表达自己极度生气、愤怒时,会伴随着推、打、扔东西这样的行为。

4、勇敢的表达

家庭氛围偏向民主化的家庭养出的孩子,在有情绪时,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进行表达,告诉家长我生气了、难过了。这要求孩子有一定的自制力,所以这种方式较少。

处理孩子闹情绪的行为时,家长常常会进入哪些误区又该如何避免呢?

二、关注孩子情绪表达,切勿走进误区。

误区1:对孩子的哭闹行为置之不理。

一部分家长认为,孩子哭闹不能哄,越哄越得意,越哄越哄不好。而不管孩子,他哭一阵子就好了。所以不管孩子哭了多久,哭的有多伤心,家长都在旁边看着孩子哭,对这种哭闹行为置之不理、完全不管。

孩子哭闹可以采用不管他的冷处理方式,但长时间的忽视不理会导致孩子心里产生爸爸妈妈不爱我的错觉,丧失安全感。

误区2:一味的要求孩子回应自己。

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,当你跟一个人讲话他又不回应的时候,你会持续不停的叫他,直到他回应你,对于孩子也一样。家长会不停地念叨孩子,直到他对于自己的问话做出反应。

这种一味的要求孩子回应自己的行为,会导致孩子产生抗拒心理,从而不敢表达。

误区3:不问前因后果的指责。

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推、打行为时,会第一时间去制止孩子,同时伴随着句句指责。但对于孩子来说,每一种行为都有一定原因。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,不去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就一味的进行指责,会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叛逆心理。不管你说什么,他都反着来。

要想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绪,家长该如何做呢?

三、家长这样做,孩子学会情绪表达。

1、用爱温暖孩子。

孩子所有的不良情绪表达出来时,都希望得到家长的关注,希望家长能够理解她、安抚她。

第一、所以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时,家长应该第一时间给孩子一个拥抱,让她知道:我在陪着你!

第二,当孩子情绪稳定以后,家长应该轻声询问孩子“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”,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表达。

第三,告诉孩子,遇到这样的事情,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。让孩子自己判断,哭闹、打骂能不能解决问题。

第四,等孩子知道,下一次再遇到这种情况,自己该怎么做以后,利用游戏或者情景模拟的方式,引导孩子复述正确做法,加深印象。

在这过程中,家长全程要微笑、温和,要让孩子感受到——家人是我的依靠,他们是爱我的。孩子只有感受到爱时,才会用正确的方式去表达情绪,而不是用极端的方式来寻求家长关注。

2、家长以身作则,树立良好的榜样。

如果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吵架以后摔门而去的场景,那下一次他生气时,也会有摔门这样的行为。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当中,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,给孩子做好榜样。特别是在生气、愤怒时,避开孩子,不要怒气上来,什么都不管不顾了。

3、鼓励孩子勇敢表达,并及时回应孩子。

孩子学会表达情绪以后,一定要鼓励孩子多表达。如利用玩游戏的方式,帮助孩子巩固正确的表达情绪的方式,那就是:说出来!

孩子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后,家长及时的给予孩子回应,告诉他:你这样做是对的,我喜欢你这样做。同时,对孩子提出期待,希望你下一次遇到问题的时候,勇敢、大胆的说出来。

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,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,家长要正确的看待孩子的情绪表达。不能一味的批评,也不能在孩子表达情绪时一味的顺从。

那关于孩子的情绪表达,你还有哪些好的见解呢?欢迎补充。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